|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分享,也能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非常感谢您的关注«——【·案例摘要·】——»风俗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风水学说是否可以改变法律上所禁止的事情呢?上述两个问题,肯定有很多人会持否定态度,但发生在福建港头镇的送葬纠纷风波,让许多人看到了上述两个问题的肯定答案。原来真的会有人这样认为风水问题大于法律规定,还因此暴力对抗执法,发生重大冲突。2019年开始,港头镇某村村民因祖传的风水学说,阻拦邻村送葬队伍过村,导致两个村落四年来矛盾重重。连警察来了都不能解决问题,至今双方还未达成定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还要从生命公园的建设说起。生命公园其实就是墓园,但其设计上不像以前的墓园那样肃静威严,而是把墓园建设成为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公园。墓园里面有凉亭,有小道,不会给人带来从前那样压抑的感觉。根据当地的殡葬规定,如果有人过世,除非是出于夫妻合葬的原因葬到别的地方,其余亡者的骨灰都应该葬到当地的生命公园。村民们也很乐意这个办法,有规划好的墓地就不用像以前那样需要自己去找地方了,这也是一个利民政策。但是对于邻村北庄村村民来说,这个政策给他们带来了不小麻烦。麻烦不来自于政策,来自于隔壁村落的一群“顽固”村民。2019年,北庄村村民陈某焰的父亲驾鹤西去,全家人都沉浸在悲伤之中,作为家中长子,陈某焰担负起了操办葬礼的责任。按照当地规定,父亲去世了要把骨灰运到生命公园进行埋葬。陈某焰根据当地习俗,精心设计好了送葬时间以及送葬路线。生命公园建在北庄村南侧,步行大约需要三十分钟,而去到这里就必须经过南边的南尾村。以前北庄村有人去世了,墓地都是从后山上找的,所以送葬从来没有经过过南尾村。生命公园建成后,北庄村的人也都觉得经过南尾村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他们村也不是不死人嘛!但南尾村的村民对送葬队伍的经过反应十分激烈。早在生命公园建设初期,就有南尾村村民代表跳出来反对这件事情。首先就是这墓园建在自己家旁边实在是太过吓人了!其次就是送葬问题,祖辈们留下了的规矩就是:不能让别村的送葬队伍过去。生命公园建成后这一规定可能要被打破,村中老者很是不满。陈某焰父亲去世后没两天,南尾村几个村民就敲响了陈家大门。陈某焰以为几人是父亲生前好友,好生招待着几人,然而几人进入陈家后一声不吭,面色铁青,似乎有很严重的事情要说明。陈某焰也是一头雾水,忙问几位仁兄的身份。过了许久,其中一人才表明身份,他们都是南尾村的村民,此次前来就为了一件事情,希望陈某焰送葬的时候不要经过南尾村。陈某焰听完这个要求表示疑惑,按照规定父亲必须送到生命公园去,而且这里去那里就一条路,肯定经过南尾村。那几人也不废话,表示这就是他们村的习俗,送葬队伍不能过村,不然会影响村里的风水,坏了风水全村人都会找他算账。几人说完之后就离开了陈家,似乎不是来协商问题,而是来下最后通牒的。父亲没几天就要下葬了,陈某焰很是着急,于是找到了村支书。村支书把事情说到了镇里,在乡镇干部的介入下,两方展开协商,南尾村做出了一些让步。他们表示:让送葬队伍过去也可以,但是送葬的时候不能哭,棺材不能抬起来,只能用车装着运过去,送葬的人也是一样的,只能坐车,不能落地。这些要求对于陈家来说是不可接受的,送葬自古以来都是抬着去的,而且这条路是公路,南尾村不能一个人说的算吧?送葬不能哭就更是离谱了,家里有人去世了本来就是伤心的事情,本就是送亡者最后一程,家属不能哭太没有人性了!村里和镇里面的干部也都认为这一要求太过苛刻,想让南尾村做出更多的让步。好说歹说之下,南尾村同意了陈家送葬过村,但自己村到时候沿途村民都要在家门口挂上红布。这一次的纠纷最终以南尾村村民的让步而结束,大家以为矛盾就此解决,没想到这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四年里,每当北庄村有村民去世,南边的村子里面就会有人过来通知对方不能送葬,或者是送葬的时候有许多要求。村干部、镇干部调解过很多次,但是都没有一个结果,许多人在调解未果后选择把亲属骨灰埋在后山,但实际上这不符合相关政策。2023年,北庄村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家中举办丧事,亡故者是长者而儿子,因为一起交通事故早早离开了人世。长者得知儿子去世的消息悲伤欲绝,白发人送黑发人算得上人世间的一大悲剧,然而后面葬礼上发生的事情更让他悲愤。长者是当地学校的一名老师,一直都在这个学校教书,这两个村里面很多人都是他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尊敬他。他以为南尾村村民会给他一份薄面,让送葬队伍过去,没想到对方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了。在各方的协调之下,对面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案。一个就是送葬队伍过去的时候不能穿白色衣服,不能哭,管材不能抬,要用车来运,而且送葬队伍要走快一点,要在规定的时间过去等等,而另一个方案就是让长者家里自己修一条路。对方态度强硬,眼看儿子送葬的吉时就快到了,无奈之下长者接受了南尾村的条件。送葬的时候他强忍泪水,全家人都沉浸在悲愤之中,但却无人敢出声啜泣。因为送葬那天还有人盯着他们,一旦违反了约定,送葬队伍就不能前进,这种情形可谓是前所未闻!村干部与镇政府的干部对于此事也很无奈,他们只有把村民叫过来进行调解。而且调解的时候一般都是村里面的长者话事,他们是“人微言轻”,没有处罚权,也没有执法权。有些硬气的村民觉得调解没有用,直接报警处理,但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今年6月,北庄村一名老者去世,亡故者的子女从全国各地赶了回来,葬礼十分风光,儿女们都想在这个最后时刻表达自己的孝心。按照常规套路,葬礼第二天南尾村就有人过来通知他们“送葬事宜”了,一句话,不能过村!对于这个要求,亡故者的子女们也略有耳闻。他们知道两个村子因为这个问题积怨已久,如今到了自己家人身上,他们不打算妥协,回绝了对方的要求,表示自己那天就是要堂堂正正的过村!于是在送葬队伍出发前,他们拨通了报警电话。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送葬当天南尾村的村民直接把路给封了,还筑起了人墙,直接把送葬队伍给拦在了村外。见此情况,维持秩序的民警和协警上前劝说,然而对方丝毫不领情,还和警方起来肢体冲突,现场人员众多,警方也不好采取强制措施。抬出家门的棺材就没有抬回去的道理,送葬队伍中早有人对南尾村的霸道行径表示不满,双方剑拔弩张。警方在中间积极维持秩序但还是没能拦住激动的村民,双方直接动起手来。最终这场村口混战造成了十几人不同程度的受伤。事后双方再次进入协商,据北庄村的老者回忆,这条路是北庄村和一些华侨一起出资修建的,而且这是公路,南尾村根本没有权利阻拦他们。但南尾村村民对于这一情况拒不承认,虽然是公路,但在南尾村地界上就需要服从南尾村的风俗。村支书对于两村矛盾也很无奈,南尾村这送葬队伍不过村的习俗是祖上就传下来的,作为后辈也不敢改变。在他们看来之前让北庄村村民拿车运棺材过去已经是一种变通了,北庄村的村民应该懂得满足,而不是一味的“得寸进尺”。至今两村都没有就送葬问题达成共识,这件事情该如何解决还需要各方积极协商。«——【·以案释法·】——»本案中,南尾村的村民拦住北庄村送葬队伍,以影响风水为由组织送葬队伍通过本村。封住道路不说,还与警方以及送葬队伍发生了肢体冲突,里面涉及了多个法律问题,接下来我们一一解答。1、公路可以拦吗?首先就是拦路是否合法?这要看路权是谁的。本案中涉及到的道路是村民集资自建的道路,原则上属于个人。但是本案中的道路是公共道路,其占用的公共场所,所以路权应该属于国家或者农村集体,如果是乡间小道等不涉及公共区域的道路才属于私人道路。所以本案中的道路属于公路,并不是谁出资修建就由谁来管理。路虽然修在南尾村,但是南尾村的人也不能做出封路的行为,对上面来往的人员车辆也没有管制的权力。《公路法》中有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公路上非法设卡、收费、罚款和拦截车辆。因此南尾村聚集大批民众阻拦交通,对抗民警,已经不仅仅是违法行为,这种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阻碍生产生活的行为构成的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2、村民拦路斗殴抗法构成什么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指的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本罪的构成一定是故意,组织者和积极参与者有意图利用已经聚集的多人以达到目的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聚众闹事的组织者想要利用群众的情绪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参与者不一定有这种意识。所以本罪一般会对聚众闹事的组织者已经积极参与者进行惩治。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条件比较多,必须达到刚刚所说的“造成严重损失”“致使工作、生产等无法进行”和“情节严重”等三个情节。可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很难构成的,设置那么高的“门槛”就是为了不把一些聚众表达诉求的行为归类为此罪。如果只是为了表达正确诉求而聚众抗议,不作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并不会构成此罪。但本案中的南尾村所表达的诉求并不被人认为是正确的,且在表达诉求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对抗执法机关,伤害普通民众的行为,这都是不可接受的。聚众拦路属于扰乱社会秩序,而后来两村民众发生的暴力冲突和对抗执法的情况就有可能会涉嫌寻衅滋事和暴力袭警。上文我们也说过南尾村拦路行为本身就是违法行为,警方出动警力除了维持秩序外,也是对这一行为进行处理。而在执法过程中南尾村村民不听劝阻,与警方人员发生肢体冲突,在警方面前聚众斗殴,故构成妨碍公务罪。综上所述,南尾村村民拦路打人袭警等行为构成多种犯罪,性质恶劣。民众有朴素的习俗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利用自己的习俗来对抗执法,扰乱社会秩序是不可取的。任何问题都应该在法律框架下进行协商解决,而不是使用暴力手段让矛盾越来越深。关注@张律师聊法律,主页更多精彩案件!#律师来帮忙##头条文章养成计划##头条创作挑战赛#【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以案普法,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文不存在捏造事实。 |
|